對奶奶的記憶,總是帶著罪惡感。
 
在我跟妹妹小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奶奶陪我們過的。每次奶奶都會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又一個故事講給我們聽,我知道奶奶國語說得很標準,她很討厭日本人,還有要買東西給我跟妹妹的時候都會先問店員一聲 "好多錢?" (多少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奶奶始終沒有那種親密感。慢慢到了叛逆少女時期,我開始對誰都沒有親密感,更別說奶奶了。那個時候我甚至可以感覺奶奶會很想和我們說說話,但是我都裝沒聽見回頭去做自己的事。過不久奶奶在浴室跌了一交,間接引發腎臟感染,之後一直臥病在床,洗腎,直到辭世。那幾年我只去探過一次病,生病與死亡對於當時的我而言相當不熟悉,我站在病床前,只感到困惑,第一次覺得病怎麼就這樣帶走一個人的精神,而在病床前開始侷促不安。我避開幾次探望奶奶的時機,下一次再看到她,已經沒有呼吸。那也是我的第一次死亡,依然不熟悉,依然感到困惑。我看到和奶奶離異的爺爺來公祭,喃喃說著 "你走了.." 那一幕在我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卻帶不起情緒。我只覺得大人的世界離我好遙遠。
 
長大以後才後悔沒有跟奶奶多說些話。我記得爸爸在整理奶奶東西的時候在抽屜裡發現一些詩搞,敘述著她晚年孤獨。現在我回家,隨時會給奶奶遺照上香。甚至會趁爸媽不在家跟奶奶的照片好好說一會兒話,請她看照家人。希望奶奶都有聽到,原諒我小時候不懂事,沒有多陪她。
 
昨天爸爸email來一篇他幫奶奶寫的傳記,記錄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我從記憶中能蒐集關於奶奶的不多,卻能從這篇傳記中感到奶奶之所以為奶奶的根基,也讓我對她更多一分崇敬。而且奶奶也是雙魚座的耶。如果奶奶還在世,我想問她她在閒憩喝茶,或在明星咖啡店裡寫稿停筆休息時,最常浮上心頭的什麼樣的回憶。
 
 
 

 郭立誠女士傳記

    郭立誠女士,祖籍河北省武清縣,民國四年(1915)二月二十五日生於北平市,有兄二、弟一、妹一。父郭琴石先生,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進士,清末民初時任官於工部、農工商部等機關。後見國事日非,乃棄官從教,任教於北平輔仁大學等大專院校。抗戰時曾杜門不出,屢次堅拒日人及漢奸加入偽政府之勸誘,以民國三十四年(1945)底卒,終能目睹抗戰勝利。

    女士幼秉家學,性沉靜,喜讀書,而關心國事。就讀北平市第一女中期間,適逢九一八事變發生,東北淪陷,學子四散流亡,女士對同班東北流亡同學多所照顧,並曾參加紀念九一八國恥之示威遊行活動,雖遭當局消防水管沖淋,亦未嘗退縮。民國二十二年(1933)高中畢業,進入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歷史系就讀,師事陳垣先生。在學期間對民俗學產生興趣,常於新年廟會時赴東嶽廟等寺觀從事民俗調查,奠定民俗學研究基礎,並決定以此為畢生志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夏大學畢業,未及一月而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旋遭日軍佔領。女士以敵軍、漢奸橫行,不願進入職場,乃深居簡出,陪伴老父,並蒐集《紅樓夢》等傳統小說中之民俗史料,倏乎八年。

    抗戰勝利而父逝,喪葬既畢,女士應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之聘,赴台北授課,是為進入教育界之始。時台灣光復未久,師範學生多家貧且不諳國語,女士熱心教導,不時資助貧生,極得學生愛戴。殆民國三十六年(1947)二二八事變起,台北動亂,「打阿山」之呼聲此起彼落,女士幸得學生掩護,於台北郊外鄉間暫避而未遭其禍,誠所謂「助人者人恆助之」也。是年夏返北平,任《道報》記者。

    未幾,國、共內戰中國民政府戰局逆轉,北平局勢漸危。女士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初與世交葉嘉穀先生離平,連袂南行至南京結婚,婚後任職於教育部國立編譯館。未及一載,蔣總統引退,國立編譯館播遷,女士奉命資遣,遂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初在懷孕中再往台灣。

    抵台之初,葉先生任職澎湖馬公中學教務主任,女士隨往澎湖,備極辛苦,同年長子葉言都出生於馬公。此後近十年間,夫妻任教於台南、花蓮、台東各地師範學校與高中,期間長女葉言郁以民國四十年(1951)生於花蓮。女士雖處於台省偏遠地區,然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經其主授國文之東部學生,後頗有以文章或國學著稱者,如花蓮出身之詩人楊牧、台東出身之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子良等皆是。

    民國四十七年(1958)應師大附中之聘,舉家遷台北。從此執教師大附中凡十五年,六次出任班級導師。女士之為人師,以培養學生自尊自重為主,決不輕易記過處罰。師大附中校風自由,五育並重,女士之教育理念得以充分發揮,作育英才無數,迄今仍為校友津津樂道,譽為校史中著名良師之一。

    教學之餘,致力畢生職志之民俗學研究,未敢或忘。女士居台既久,常將台灣現存閩、客風俗習慣與大陸北方者比對,自此於中國民俗更加融會貫通,民俗學術著作遂持續問世。舉其要者,如《行神研究》探究中國各行各業之守護神;《中國生育禮俗考》研討中國古今懷孕、生產與育兒禮俗,並以台南之臨水夫人信仰為證;《中國婦女生活史話》記述古代婦女日常生活狀況;《中國藝文與民俗》擷取古典文學作品中之民俗資訊,對蒐集民俗資料與民俗研究法皆有獨到之見;《大拜拜的背後》則追溯台灣大拜拜之歷史根源,論及古代慶典狂歡之放鬆社會緊張狀態作用與日本統治台灣時代之背景等。

    民國六十二年(1973)自師大附中退休,時已因故與葉先生離異,子女亦皆大學畢業,遂決定全心投入研究與保存中國民俗工作,轉任漢聲雜誌顧問,並於師範大學國語文中心授課,教導外國留學生認識中華歷史文化。漢聲雜誌以介紹與傳承中華文化為旨趣,女士常為雜誌提供報導主題,建議編輯採訪方向,解答各種疑問,貢獻良多。對新進同仁,尤不吝多方指導訓練,故社內親炙女士門牆數年,得窺民俗學堂奧者亦復不少。

    去鄉既久,女士故國之思愈殷。時兩岸尚未通航,思鄉之餘,屢與同鄉唐魯孫、夏元瑜、白鐵錚等諸先生將故都北平佚聞舊事發為文章,刊出於各大報副刊。女士此類文稿累積既多,乃出版為《故都憶往》、《還魂紙》、《人花銅錢鬼花紙錢》等書,為研究北京舊日民俗之重要資料。當時每逢農曆春節,報紙副刊製作新年特刊,電台、電視台錄製新年特別節目,輒邀約女士撰稿受訪,暢談舊日年俗掌故,大受歡迎,歷多年不衰。

    女士晚年仍鑽研民俗不輟,認為兒童教育亦為民俗之一部分,致力蒐集各種舊日童子啟蒙用課本,編訂為《小四書》、《小兒語》等書,並編著兒童文學作品集《正月正》、《兒童詩選》等,甚有助於此方面之研究。文名既盛,各界來請撰文者甚眾,女士於有益世道人心與介紹風俗習慣之請求,皆努力為文。曾應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之邀,撰寫《得失之間》一書收入該會〈人文思想叢書〉系列;又應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之邀,為其叢書《中國文明的精神》之第八單元〈人民生活與習俗〉主稿,撰寫論中國飲食、歲時節慶及婚喪喜慶、傳統育樂活動等文章數篇。

    兩岸探親開放後,女士終能返鄉探視,然故都不再,親友星散,人事亦非,感慨良多。民國八十一年(1992),女士罹患腎炎與柏金森氏症等疾,自此纏綿病榻數年,以民國八十五年(1996)十月十三日逝於台北,享年八十有二。病中猶將各種已整理完成之學術存稿校訂,於逝世前半年出版為《郭立誠的學術著作》一書,書名樸實無華,而內容廣及民俗與藝術、醫學、人文之關係各方面,論證深刻,是為女士畢生研究民俗之絕筆。

    女士一生不慕榮利,致力教育與民俗研究,桃李滿天下而學術聲譽自隆,文名益盛,以此曾獲中山學術獎助金,獲頒中國語文獎章。行年七十嘗自謂:「尚有餘勇擠公車,閒時唯耽一杯茶」,可為女士人生觀之寫照。

 

(葉言都含淚敬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