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想找張懸的歌詞,無意中找到楊宗緯幫電影沉睡的青春唱的主題曲。楊先生的苦情唱法似乎有點太黏膩,黏呼呼在這樣的青春電影上拔絲。撇去演唱者不談,整首歌的旋律歌詞倒是完全對上了電影的味: 我還是站在多餘的一旁無聊的歌唱,我像是一雙多餘的翅膀不能帶你飛翔。
 
這種輕調苦澀,也只有這種演給台灣人看的台灣青春電影才能宣染。根據電影的簡介沉睡的青春似乎是張孝全一人分飾兩角的某種人格變換的戲碼,不過青春氣息依舊,初戀,友情,孤獨,遺憾,再順順當當從背景融入台灣景色(這部在平溪菁桐),在在看來又是一部標準的青春電影(就像不久前的盛夏光年)。
 
為這樣一部電影寫的主題曲,每一句都點得恰到好處,聽著聽著就回到年輕過往,那個與存在的意義拉扯的年代。時間總是順著他的方向,不是你我就可以阻擋。
 
 
多餘 / 楊宗緯
 
作詞:石裕博  作曲:石裕博
我還是這樣的想像 事實總是多於暇想
你也不用刻意的補償 到現在有或沒有的感傷

可是始終還是這樣 我連掙扎都不想抵抗
躲起來也顯得那麼匆忙 這可不像我應該的模樣

我還是在站在了多餘的一旁 無聊的歌唱
我像是一雙多餘的翅膀 不能帶你飛翔

是你讓我回到了開場 黑暗就在不遠的前方
時間總是順著它的方向 不是你我就可以阻擋

我還是在站在了多餘的一旁 無聊的歌唱
我像是一雙多餘的翅膀 不能帶你飛翔

我還是在站在了多餘的一旁 無聊的歌唱
我像是一雙多餘的翅膀 不能帶你飛翔

我也不想飛翔

       這裡可以聽歌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雨很濕,忘記為了什麼而停下來。我們都用了堅決的語調,話黏在雨裡,跟著落下阻塞了排水道。
 
忍讓妥協在大雨中失去重點,我依舊是我,你依舊是你,因為我就是這樣而,你就是那樣。
 
個體主義中間沒有是非對錯,自以為是的表面的協商空間一下雨就被壓碎。只有在被環抱的時候才瞬間不見自我,只好繼續說著我愛你。
 
你不要傷心,你還在聽巴哈d小調鋼琴獨奏曲,
 
等雨停了之後。
 
(七月十八。上午九時。大雨。)
 

 
 他在日記裡寫下了什麼。
雨停了。
 一切終於繼續。結論沒有重點。
夜裡她哭。
 他仔細聽著。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倫敦還有一件很惹人厭的事情是,它沒有分明的四季。
冬天不下雪,夏天沒太陽,連乾季濕季都沒有,只是不斷下雨。
 
今天,七月六號,室外氣溫只有十二度,仍然是陰天。街上的人依舊穿著長袖與大衣。沒有人找得到陽光來治療我的鬱悶。
 
 
 
我要夏天,台北的黏膩或加州的乾燥都好,給 我 太 陽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腦底部有兩個很重要的部位,海馬迴和杏仁核。海馬迴管理情境記憶,杏仁核則是情緒中心,管理與儲存各式情緒反應。另外情緒表達方面受制於腦前額葉皮層,而左右兩側前額葉皮層調節相反的兩種情緒,左側調節樂觀正面的快樂感覺,右側負責負面情緒如恐懼沮喪等。
 
絕大部分的感官資訊都要經由大腦皮層進行分析處理而進一步反應,但是在杏仁核有一條非常快速的途徑直接由丘腦傳遞不需要上傳至皮層,趕在大腦皮層分析之前就產生情緒,這種情緒與理性無關,純粹是杏仁核接收資訊後的反射。某種層面來說杏仁核是一種保護機制,讓你在認知理解外界資訊之前做出反應,例如看到黑影就不假思索的開槍(因為恐懼)。這樣的原始直覺因為不受理智控制,導致了瞬間難以克制的情緒諸如厭惡憤怒恐懼等等(當然也有正面情緒,例如突然其來的狂喜)趕在能夠客觀判斷之前發作,很多時候當事人事後異常後悔或甚至不記得為何做出這樣的反應。這就是LeDoux說的,情緒可以獨立於理智之外。
 
另外關於前皮質也有研究顯示外向較無法抑制誘惑的小孩左前皮質較為活化而壓抑的小孩左前區的活動量減少。生活中多負面情緒或憂鬱的人右前區比左側活化,正面樂觀的人則反之。這顯示左右半腦的活動量,或說腦神經的投入多寡,影響了人的性格,或至少性格的傾向。這方面的表現是新皮質衡量輕重後的結果,與杏仁核的直接反應不同。另外新皮質的理性思考能力也負責平衡杏仁核的衝動,當訊息傳至皮層之後這個人就能夠做出客觀判斷。
 
 
總而言之,我大學時候(又是十年前 唉)喧騰一時的書EQ裡面前幾章就在談這些腦與情緒的形成。最近我可愛的妹妹開始看這本書,看到一半打電話來若有所思的跟我說,姐姐你的杏仁核一定很發達,才那麼常控制不住自己亂發脾氣。嗯,這樣一講似乎有道理,我是個超級情緒化的人,尤其脾氣一上來想控制都控制不住,前兩天更是在素未謀面的朋友面前為了大家都遲到忍不住大聲數落。我也很想走氣質美女路線阿,但是發洩情緒的慾望總是比忍耐克制的理智來的大來的早,發完脾氣之後才警覺然後跟對方不停認錯道歉。
 
不過因為先天上太過發達的杏仁核,以及很顯然新皮質來不及平衡的缺陷,再加上左半腦太活潑以致不會壓抑,我從小到大會這麼容易不受控制的情緒爆發基本上也不是我願意的。好在EQ理論上還是可以後天改善,一切都要靠情緒管理來努力了。(情緒管理這檔事是因為人類的社會性產生,如果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多好阿。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嗯,這是個脫罪文,被我過發脾氣的人請原諒我的腦部殘疾,我會繼續努力的。)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篇完全是個人偏見,資料也是網路上來的可靠性待查,看看就好)
 
 
想美國病時好時壞,今天又有點發作了。
 
因為往返學校都坐公車,每天坐在紅色雙層巴士上層觀察路人變成我通勤的樂趣。我坐的公車路線會經過倫敦的重要金融區,每天每天都是一堆西裝筆挺的男男女女在街上快速走著。這幾天發現一件事,就是這些人幾乎都是白人,其次是黑人,亞洲人面孔少的可憐,這跟我在紐約路上走的景象相差甚遠。紐約路上亞洲的上班族很多,我在那邊的公司裡就有將近十個亞洲人在各種職位。
 
倫敦自稱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都市,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多大公司到學校來招生演講派來的人都是各路口音大混雜。不過他們有個共通點,他們絕大部分都來自歐盟,我還沒看過扁平臉小眼睛的遠東種人(在英國如果講Asians大部分是指中亞南亞那些膚色較深,女生頭上會纏頭巾那種,我們這種東北亞和東南亞應該被叫Orient) 的公司代表 (不過我看過代表的很少就是了)。這件事說穿了就是工作簽證的問題,歐盟的人在歐盟國家不需要另外申請工作簽證,再來就是Commonwealth國家的人可以不需要雇主sponsor在這邊工作兩年,其他國家,不管是Asians, Orients, Americans都要雇主幫忙申請工作簽證才能留下來工作。最近幾年英國為了讓更多專業人才留在這邊工作有了一個High Skilled Migrant Program讓受過高等教育(尤其是MBA)的人才也可以不經由雇主而合法在英國工作。可惜我不夠資格申請High Skilled,所以我如果要留在英國工作還是需要我申工作請簽證,而很多公司的申請表上有這一欄: work permit? 如果勾NO的話申請表直接丟掉連第一關也過不了。
 
 
我上網查了一下紐約與倫敦兩個城市,這裡是一些facts: 
 

 

紐約

倫敦

人口密度 (Metro area)

895.8 inh./sq. km

2320.1 inh./sq.mi

4,172 inh./sq. km

10,803 inh./sq.mi

人口組成

Caucasian (White) 76%; African American 12%; Hispanic 8%; Asian, 3%; Others 1%

English 81.5%, Scottish 9.6%, Irish 2.4%, Welsh 1.9%, Ulster 1.8%, West Indian, Indian, Pakistani, and other 2.8%

通貨膨漲率

3.2%

2.7%

GDP 成長率

4.4%

1.9%

(www. worldroom.com)

City of New York, median salary by years experience (www.payscale.com)

 Cit of London, median salary by years experience (www.payscale.com)

[注意雖然有匯率轉換的問題,美金比英鎊大概是2:1,表面上看來匯率換過以後好像兩邊薪水差不多,不過倫敦的生活水準至少是紐約的1.5-2倍,算下來紐約人比倫敦人賺得多的多]

 
看完就會知道我為什麼那麼想念紐約了。倫敦又擁擠(人口密度是紐約的好幾倍),又沒有亞洲人(中南亞人很多啦,東亞人很少),錢又賺的少,又每天下雨,還要有工作證才能工作,最重要的是整個城市的氣氛。紐約人很快樂,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慢慢享受生活,倫敦人一下班五六點就去酒吧把自己灌醉,然後吃個飯回家。我現在連館子都不太上了,上館子最少最少不喝酒不吃甜點也要花掉個15磅(30美金),窮學生我可擔不起。
 
在說回來人口組成,大概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我們在這邊工作那麼難找。倫敦人習慣與本國人或歐盟人工作,就連北美白人在這邊也不多見,他們有那麼多會說多國語言的不用工作證的白人,為什麼要僱你一個英文都說不好的東亞人 (再說英國比較大的外來人種問題是南亞印度孟加拉中東,他們的移民相關政策也多是針對那邊來的人,東亞人比較不受重視)。而美國人口組成比較不複雜,白人黑人拉丁人亞洲人,所以紐約人早已習慣各種膚色種族的工作環境,再加上美國白人超怕被說種族歧視(英國人就沒有那麼大的問題),找工作的時候也比較不會因為你拗口的英文或國籍拒絕你(比較不會當然還是會)。雖然我相信倫敦會漸漸越來越對歐盟外的人開放,我還是覺得在紐約生活比在這邊舒服許多。
 
 
當然這都是這近一年我以非常非常狹小的social life得來的觀察,可能別人不這麼覺得或事實並非如此。but I only care about myself, so screw London, I miss New York, very very much.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相信女人的母性與家庭性是天生的。像我這樣一個從小不會煮飯燒水削蘋果的千金小姐,對於研究料理沒半點興趣只喜歡巷口的鹽酥雞,房間髒亂睡前不刷牙,出來一個人住的時候把冰淇淋當早餐薯片當晚餐,瓦斯爐打開只會煮水餃跟泡麵。這樣的一個獨立新時代女性(aka不做家事在家只想發懶的女性)我,居然也會有自然而然心甘情願變成黃臉婆的一天。
 
突然想起娘親跟我說過的一句話: 娘也是嫁給你爸以後才學會做菜的。當時心頭著實震驚所以記得很清楚。從小那位天天變出一桌桌好吃又多變化的料理,閉著眼睛都知道鹽要放多少,上班上到一半還可以透過電話就知道燉牛肉應該關小火的娘,居然不是生下來就會做菜的。於是那句話常在我心地給了我二十幾年無罪惡感的不做菜生涯,想說嫁人以後再學也可以這麼棒,那要是有一天真要嫁再說就好了。雖然說人世間(aka電視上)似乎呈現出只有那些會做菜做家事的賢慧女性才有人要的景象,好像這是一種決定你嫁人機率高低的先決條件,我到是從來沒有擔心過。如果沒人要也好,那我就更名正言順不用下廚了。
 
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領悟到那句話的真諦。
 
因為到倫敦以後朋友少的可憐,以前週末一定要呼朋引伴出外飲酒作樂不然會鬱悶的症頭也消失了,現在多半的時間就是在家跟我家老爺大眼瞪小眼。尤其窮學生最愛省錢,平常日子一律在家吃以減少開銷。而現在因為我家老爺的出現,每天晚餐還要做給另一個人,總不能天天逼人家跟著吃水餃泡麵吧。一開始我還以麵食烤豬排這類簡易一道手續的菜色呼嚨打發,後來卻漸漸越來越享受做菜的感覺。反正現在網路方便,食譜一查就有五六種不同做法,整合一下挑適合自己口味的照著做就是了。我甚至連那種從麵粉或糯米粉開始的也做過,某天那堆厚厚的餃子皮還有另一天那些皮太軟的鹹湯圓就是一時興起的結果。雖然有些過程麻煩,大部分的菜也都是第一次做,我卻都做得歡喜甘願,只要老爺一聲好吃就會高興半天。現在慢慢做的順手了,知道飯要煮多久(我都用瓦斯爐煮因為沒電鍋),醬油要放多少,該不該放薑之類點點。這才知道老娘說的,嫁人後才學做菜不是不得不去學,而是很自然的想給家裡的人好吃營養的餐食而把女人內裡的家庭天性給顯露了出來,讓家人吃得好吃得飽就是會覺得很開心,廚藝也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慢慢進步的。
 
現在就連做別的家事也不以為苦,雖然跟愛乾淨的女生比我的房間還是又髒又亂,但已經比以前勤勞太多,我以前都要等到臉上長小痘痘才知道要洗枕頭套,現在至少會定時清洗床單被套與定時幫地板吸塵(相信我,這絕對是大進步)。我想這也是多了一個人的關係,多一個人忍受髒亂的限度就會自然降低很多,而碎碎唸的歐巴桑症頭也在無意識下自然出現。這點我還不太知道為什麼,大概一樣是想讓家人輕鬆舒適一點,所以比較在意環境整潔,而當自己忙裡忙外家裡的那個人偶爾又不太配合亂放杯子亂丟紙屑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嘮叨吧。
 
這裡不是要說什麼愛情力量真偉大的屁話,而是說,像我這麼自我侷限在懶惰裡的人,為了家裡面的人居然願意喜樂的提起菜刀剁肉,並且在煮飯家事時從內裡感到一種奇異的慈祥力量,我只能說這絕對是身為一個女人基因裡的天性,跟電視學不來的。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因為我很胖,所以最近又發下雄心壯志要減肥。
因為我在減肥,所以沒有辦法把自己吃飽。(我的胃已經被開懷大吃時期撐的鼓鼓的,還是要六分飽它才可望有消下去的一天阿)
因為吃不飽,所以腦子裡會有各種各樣對好吃的東西的幻覺。
 
現在,我想吃飯團。
 
重點是,我想吃台大小小福賣的大飯團。(是還有在賣嗎?)
 
我剛近台大時候的小小福(十年前),還是一個在圍牆裡的小福利社,那時候姊妹花雞排還在側門的圍牆外面賣(同學吃過以後驚為天人,十一點就吆喝著趁人少去排隊,不然靠近中午在烈日下跟幾十個人在那邊排隊可是很苦的)。那個時候飯團應該還沒有出現吧(不確定)。後來小小福把姊妹花雞排招來隔壁搭起棚子,又網羅了一些其他的小吃攤,賣飯團阿姨也跟搭起的棚子一起在小小福旁邊出現了。
 
小小福飯團超級大一顆,料新鮮實在,裡面會包酸菜,肉鬆,蘿蔔乾,油條,還有最重要的滷蛋。每次吃到滷蛋就飽了,剩下的半顆還可以留到下一餐。中午買一顆飯團配一杯隔壁賣的冰奶茶,大概不到五十塊就可以吃好飽,尤其我從小最喜歡吃糯米做的東西,粽子阿飯團阿湯圓的,所以每次吃超大飯團都覺得人生好幸福 (心)。
 
我現在一定是真的餓了,所以想大口吃米。可是台北好遠,距離我變瘦可以再次大口吃米的日子也好遠。
 
 
(google上的飯團圖現在不是日式三角飯團就是時髦的炸飯團海苔飯團之類,找到的這張還是從日本介紹台灣的網站上來的。)
 
(不應該打這篇,越來越餓了...)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因為在回過神後才發現從昏黃蒙馬特跨越賽納河到達了鮮活左岸,我決定悲傷,繼續留在巴黎咖啡館裡閱讀大時代的變遷與停泊。花都適合縱慾者,適合革命家,適合不適合旅行的游人;拿破崙還是路易十八,畢卡索或西蒙波娃,貴族學生妓女商人左派右派存在論超現實流浪者,都適合這座兼蓄友善卻冷漠無謂的利己主義城市。

美好的感覺卻只能留在記憶裡面 就像巴黎的草莓
巴黎的草莓 和妳雖然只是擦肩 但我知道那不是人工的香甜
巴黎的草莓 這名字真的很美 妳是否也有和我一樣相同感覺

而我。我帶著一貫與城市面面相覷的個性,在梧桐花開的時候來到巴黎,在花謝之前就離開了。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這兩天的考試閉關在家裡好幾天,陪伴我拖延唸書的也只有網路上來的超級星光大道 (youtube i'm vlog 我愛你) 而已。經過連續的反覆試聽,這位楊宗緯靦腆性格用力唱歌好似王傑之楊姓參賽者已經變成我人生中的新偶像,我還加入他的奇摩家族以及恢復PTT帳號只為定時上站看板 (我真的時間很多)。阿,追星好有青春的感覺阿。

附上楊姓參賽者演唱曹格背叛片段。這一切都太黯然,太銷魂了。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懶惰的我久久整理一次email信箱,今天有空看了WJ同學一個月前forward來的動畫 the inner life of the cell,彩色3D的細胞裡好精采阿。這喚起了許多生物課本的回憶,watching it go live實體化以前在平面書本上只能靠想像學來的東西。科技越來越進步,雖然老一輩的我還是以為書本不能被取代,不過說不定以後上生物課都變這樣看3D影片或實境模擬了呢。
 
細胞複雜又精密的運作太神奇了,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在youtube上有一連串"要不是神的存在也不會有這一切" "茄,這一切都是千百億萬年演化來的"諸如此類的討論,不過這些關乎personal beliefs,懶惰的我覺得爭辯這些會累,所以,還是看影片吧:
 
 
 
 

 
Inner Life of the Cell animation conception and scientific content by Alain Viel and Robert A. Lue.
Animation by John Liebler/XVIVO.
Copyrigh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業交了,玩耍暫時告一段落,甚至充斥著猛男跟娘炮的300也很有歷史教育意義的看了,這兩天終於開始準備唸書以迎接五月初的考試。
翻出上課筆記,發現我在上社會科學越上越無趣的課堂裡寫了這樣一段字:
 

You can't teach social science, you simply learn it from experience and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people. 

I realized just recently that I like the "hard' science (i.e., biology, physics, math, law(?)), something you can really learn and take away from a class,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be discovered.

Social science is about human minds, about intuition and behavior patterns.

Is applying theories onto human/social behavior really meaningful?  There will always be subjective opinions and disagreements, and every argument will be true because it's simply a different approach of looking at one thing.

A thing/phenomenon itself by nature has thousands of different angles.  You can't really interpret one's mind because a person thinks thousands of ideas and thoughts spontaneously, whether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One can't even accurately interpret his own thinking.  Once a society is formed, the complexity cumulates.  Any analysis or prediction will be way too simplified and undercomprehensive.  So as hard as we make all the efforts to explain the society, it will always change and fall out of expectations.

That is why there's always exceptions, and luck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ocial/organizational success.

 

寫的很亂,不過看的出來我當時多麼fed up with it, 居然有力氣寫下這麼一堆字。當時就覺得學校裡的老師同學只會講講講,they're all just talking,然後硬要把一些淺顯的觀察當建構理論套用。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理論只適用於一個特定的案子,拿到別的情況下就漏洞百出,更顯得這一切的空談對現實社會是多麼薄弱。好懷念當真相只有一個的世界阿。
 
現在想法沒那麼極端了(因為很久沒上學聽不到那些社會學家高談闊論),雖然我還是天性不好與人爭辯,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喜好和見解,沒什麼是非對錯,也就沒有爭執的必要。不過大家來討論一下也是挺好玩的啦,可以聽聽不同的看法,尤其他們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like how to be convincing and such。
 
Anyways, 我要去唸我的科技管理與社會組織了。其實唸社會學也有好處,你只要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考試的時候你的答案永遠不會是錯的。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uahahaha 這我一定要來推一下
 
巴斯光年Grace Kelly (Mika) 弄得太可愛啦,配上動畫小兔兔,還有巴斯光年式冥想中文翻譯,這一切實在都太嗨了。
 
(按連結快按連結!!)
 
Grace Kelly /MIKA
 
Do I attract you?
Do I repulse you with my queasy smile?
Am I too dirty?
Am I too flirty?
Do I like what you like?

I could be wholesome
I could be loathsome
I guess I'm a little bit shy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ithout making me try?

I try to be like Grace Kelly
But all her looks were too sad
So I try a little Freddie
Ive gone identity mad!

I could be brown
I could be blue
I could be violet sky
I could be hurtful
I could be purple
I could be anything you like
Gotta be green
Gotta be mean
Gotta be everything mor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walk out the door!

How can I help it
How can I help it
How can I help what you think?
Hello my baby
Hello my baby
Putting my life on the brink
Why dont yo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yourself?
Should I bend over?
Should I look older just to be put on the shelf?

I try to be like Grace Kelly
But all her looks were too sad
So I try a little Freddie
Ive gone identity mad!

I could be brown
I could be blue
I could be violet sky
I could be hurtful
I could be purple
I could be anything you like
Gotta be green
Gotta be mean
Gotta be everything mor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walk out the door!

Say what you want to satisfy yourself
But you only want what everybody else says you should want

I could be brown
I could be blue
I could be violet sky
I could be hurtful
I could be purple
I could be anything you like
Gotta be green
Gotta be mean
Gotta be everything mor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like me?
Why dont you walk out the door!

 

來去逛官網: http://www.mikasounds.com/uk.php

Myspace: http://www.myspace.com/mikamyspace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Mar 22 Thu 2007 06:37
  • 透明


無所謂秘密的世代,
怎麼樣都看得到他們的蹤跡。
 
 
網路上私自懸吊著的那些,翻雲覆雨留下的丁點,
強迫告訴我誰來拜訪這個
不情願的姓名。
我知道你來了
你知道我來,
不請自來的交集。
 
 
然後要查些什麼渣阿籽的又太過容易。
於是我知道你在粉紅色的時候右手受過傷。
打開下一頁看到了個不明所以的脖子,和右耳,
算了算到底是在我之後還是在他之前,
接著失去一切感覺。
 
 
 
我怎麼都這麼重覆不著邊際的對話,
在無實體的架構世界裡什麼都看的到,
所以什麼都要作假。
 
用功一點就再時不時釋放一兩句真心話,
把他們玩弄股掌,
讓每個電腦螢幕前面那顆頭都認為自己贏了。
在透明中一起攀索旁人私密的共同律下,
 
 
就天下太平。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娘明天就28了,昨天晚上出去小小慶祝還被bouncer大哥攔下來問我幾歲(阿速縮偶看起來俗六歲嗎),這樣是應該高興嗎。

 
每年到過生日前這幾天我都特別開心,本來以為年紀大了以後對過生日的興奮之情會稍微有羞恥心的減少一點,沒想到反而是越老越愛大肆宣揚。今年我好想要吃草莓蛋糕中間有布丁夾層阿,逢人就講這事,不過倫敦哪裡買的到咧。(說著說著草莓蛋糕就出現了! <見上圖> 雖然沒有布丁,還是好幸福喔,草莓超大顆的)
 
對於再兩年就30歲這件事我有種心裡發癢的興奮感,雖然我不管做幾次網路上那種心智年齡測驗都停留在16歲 (呃),我想我仍舊對漸漸步入人生下一個階段是充滿期待的。過完明天,就只剩下一個二字頭的生日可以過了,處在這樣子的青春中老年,我好像已經有很多答案,卻有更多面對未來的未知和新產生的問題。我們都是邊走邊學會不同年歲的人生,我越來越喜歡活在自己的歲數,偶爾偷偷回頭,給自己的階段性下註腳,再迎接前面接踵一直來的新日子。
 
然而今天就讓我被一個草莓蛋糕滿足吧。每一年異鄉的生日我都充滿感激,謝謝這麼多朋友願意陪我過。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最近玩了個 group blog, hoping to build up an online community.
 
一開始是找了些大學班上的朋友們,想說雖然大家都在同個領域,做的東西卻又各有不同,也都身處在不同的地方,不如來搞個平台把大家的idea丟上來。除了可以更了解散落在世界各角落的人兒們在做的東西,也是想法的交流,然後說不定在我們討論下就發現某個東西一般人很需要可是沒有人生產,那我們不就發了 muahahaha.
 
想是這樣想啦,要最後能發,現在最重要的還是blog content building. 我偷偷發現我的大學同學們平日工作/課業/私生活繁忙(還有那個誰給我跑去結婚 哼哼 (恭喜阿)),好像也少有寫blog的習慣,所以參加率有點小。不過經過我私下反省檢討,應該是這個blog沒有明確的主題missions & objectives (雖然之前的想法是這些東西大家參與後會自動sort out (亂來)),資訊收集的管道或許也不應該侷限在朋友同學們,外面廣大的世界(中國同胞會說 茫茫網海)一定也有人沒事就上網玩樂逛網站po文有時間用網路搭起生技知識的橋樑。
 
總之重點是資訊分享。網際網路has made communicating to other ppl so easy,而網路社群也已經顯示了強大的帶動力量。如果我們能夠recognize this然後加以利用,知識與訊息的累積是用倍數在長的。更何況生物相關資訊有很大一部分也仰賴這樣類似的collaborative open source平台互通有無 (e.g. genome sequencing),快速的互動是推進科技的一大主因。
 
blogs比bbs或forums多了許多有趣的玩意兒,介面好像對大眾也更和藹可親一些。但是現在blogs還是高度個人化的,我喜歡看某些人的blogs也是因為我喜歡看這些人的個人想法吧。當blog作為一個online community的平台似乎這樣的個人化就減少不少,但誰說blog不能走向一個以社群為單位的specified的社群化呢。
 
或許很多時候當你每天routine的實驗或工作,已經不把慣常接觸的科技當作科技新知,又或許是也有保密防諜的因素而猶豫分享新發現,不過我想主要應該是大家寫paper上班看電腦都夠煩了,閒暇時間不會想再花在同性質的東西上。所以這樣子以某種專業技術作為topic的blog,是不是應該由半個門外漢(e.g. 我) 這類的人來做主要建構者? 應為對我來說,不管是新科技或新藥的release,或生技/製藥公司之間的策略經營與購併行銷,都是有趣極了的東西而想要與旁人分享討論。
 
這篇寫到這裡會不會很無聊? 總之有興趣的人私下來跟我討論吧。
 
 
來看所以我到底在幹嘛: www.biozoo.blogspot.com
 

no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